【资料图】
新华财经北京4月21日电(张瑶)2023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于4月20日在北京召开,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副总经理喻选锋在大会农产品期货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表示,郑商所作为新中国首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从农产品期货起家,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重中之重,已上市涉农期货品种15个、期权品种5个,产品数量国内最多,覆盖粮、棉、油、糖、果及农资领域,并且多数主产区位于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是当地的重点产业。
据了解,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县域发展,共出现13次“县域”,有关的表述约35处。喻选锋介绍,近年来,郑商所与地方政府共同推动县域农业产业化及产业融合,加快传统农业升级改造,拓展延伸产业链,强化县域产业集聚功能,提升服务“三农”成效。一是推广“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探索出从分散试点到县域覆盖的新模式,通过与地方政府联合共建,对接引入财政资金、强化项目组织保障。二是促进县域农业产业标准化转型。期货合约及交割品的标准化特质,可作为推动标准化生产、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能够引导企业提升经营规范化程度,促进标准化分级和优质优价,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三是带动县域产业链集聚发展。期货交割库是期现结合的支撑点,能够辐射带动相关行业集聚发展。
此外,喻选锋表示,郑商所始终坚持“市场优先”,“因品施策”探索特色化、差异化服务,把期货的定价、风险对冲功能嵌入到企业经营和产业循环中,拓展期货价格应用场景,不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农业循环畅通。
一是助力农资企业稳健经营。针对化肥商业储备过程中的价格风险,郑商所依托尿素品种推出“商储无忧”服务,通过给予套保费用优惠,引导承储企业利用期货管理风险、稳定经营,取得明显成效。郑商所已连续三年实施“商储无忧”试点项目,服务范围涵盖河南、河北、安徽、山东等农业大省,并获得广泛好评。
二是探索纾解农企融资问题新途径。期货仓单标准化程度高、货物品质有保障,是良好的融资标的。近年来,郑商所联合商业银行在棉花、白糖、红枣等品种上,持续开展标准仓单买断式回购业务,降低了涉农主体获取融资的门槛和成本。同时,郑商所在国内期货市场率先上线标准仓单登记查询系统,推动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中心建设,进一步降低信用风险,保障标准仓单货物权属安全。
三是推进期现平台融合提升服务能级。郑商所联合广西泛糖科技开设白糖基差贸易专区,推广“期货平台定价、现货平台交收”的业务模式,基于白糖期货价格进行基差报价,依托泛糖科技现货优势组织货物交收,更好满足实际贸易需求。自2021年底推出以来,累计成交4万余吨,成交金额近2.4亿元,客户覆盖广西、上海等6个省区市。
“期货市场是专业性较强的市场,功能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持续的市场培育和宣传引导。”喻选锋指出,从“三业”活动到“产业基地”,从“稳企安农、护航实体”到“产业服务专项计划”,郑商所持续拓展培育范围、创新培育模式,相关典型模式和做法已取得明显成效,并获得广泛的认可。
编辑:郭洲洋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