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大家
对不熟悉的菌子
(相关资料图)
做到不采摘、不收购、不加工、不食用
谨防误食中毒!
下面介绍几种云南常见毒菌
剧毒类野生菌
剧毒类菌子所含毒素即便炒熟煮透也不能破坏,且没有特效救治药,病死率极高,与这些剧毒菌形态相似的菌子千万不要去尝试!
致命鹅膏(俗名:白罗伞)
灰花纹鹅膏(俗名:麻母鸡)
黄盖鹅膏(俗名:黄罗伞)
条盖盔孢伞(俗名:假皮条菌)
亚稀褶红菇(俗名:火炭菌)
亚稀褶红菇(俗名:火炭菌)
有毒类野生菌
这类毒菌虽然不含剧毒毒素,但有些种类也可发生严重中毒损害,甚至中毒死亡,应尽量避免误食。
小豹斑鹅膏(满天星)
假褐云斑鹅膏(俗名:假草鸡枞)
残托鹅膏(俗名:假草鸡枞)
长柄网孢牛肝菌(俗名:高脚葱)
兰茂牛肝菌(俗名:红葱、见手青)
青褶伞
叶状耳盘菌(俗名:假木耳)
毒红菇
毒沟褶菌(俗名:小白菌、蝴蝶菌)
如何预防野生菌中毒?
1、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是剧毒鹅膏菌的特征,这类菌子最好不要吃!
2、自己不熟知的菌子不要吃!加工菌子一定要炒熟煮透!
3、吃菌时最好不饮酒,酒精可促进毒素吸收,还可能无法鉴定是菌子中毒还是饮酒过量。
4、一旦发生中毒症状,先自行采取催吐减少毒素吸收,然后立即就近就医,一起进食菌子的人也应一起到医院观察。
﹌﹌﹌﹌﹌﹌﹌﹌﹌﹌﹌﹌﹌﹌﹌﹌﹌﹌
五分钟带你看懂2023年永善政府工作报告
解码“双万”工程(1期、2期、3期、4期)
汤云贵:老骥伏枥践初心 余热生辉担使命
永善枇杷节签约项目5个,协议引资12.5亿元
来源/“云南疾控”、云南发布
编辑/陈洪
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