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中国车市价格战愈演愈烈,但以价换量并没有和往年一样成为“灵丹妙药”。
(资料图片)
乘联会22日披露的数据显示,3月1日~19日,乘用车市场零售70.0万辆,同比去年下降8%,较上月同期下降4%;今年以来乘用车累计零售337.9万辆,同比下降18%。在近40家车企加入价格战之后,车市并未出现明显上行。
在整体销量下跌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对燃油汽车的替代呈现加速趋势。
3月1日~19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24.6万辆,同比去年增长15%,较上月同期增长11%。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01.6万辆,同比增长21%。3月前三周,新能源汽车零售市场渗透率已达到35.14%。
大面积的降价潮中,头部新能源车企销量表现更为强势。招银国际追踪的车辆上险量数据显示,从1月1日到3月19日,特斯拉在中国的零售销量总计为106915辆,日均销量为1371辆。相比之下,特斯拉去年第四季度在中国市场共售出122038 辆电动汽车,日均销量为1327 辆。
截至3月19日,特斯拉上险量已超过一汽奥迪,在豪华车市场仅次于华晨宝马和北京奔驰。而在主流市场,比亚迪同期上险量已超过大众品牌,成为国内最畅销汽车品牌。此外,理想汽车、广汽埃安等新能源品牌销量亦呈现较强的增长态势。
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大通董事长蓝青松在近期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车的需求和销量增加了以后,在总量不增加或者总量还有所下降的情况下,燃油车的市场空间将会是不断缩小的,此外合资企业在燃油车领域占比较大,这也对合资企业带来了挑战。”
2022年,合资车企已承受较大压力,部分品牌销量出现滑坡,诸如丰田、本田终端价格较为稳定的品牌,已开始加大优惠力度,意图“以价换量”。
2023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加入降价潮,传统合资品牌的销售压力进一步加大。今年前2月,大众、丰田、本田、日产等品牌在华合资企业均出现销量同比下滑的情况,多家头部合资车企1~2月零售销量同比下滑超过20%。
“头部合资品牌已经被卷入价格战,销量出现下滑,弱势的二线合资品牌压力会更大。新能源汽车降价潮中,已经出现了‘油电同价’甚至电比油便宜的情况,用户会对价格体系产生新的预期;但持续性的价格战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将带来巨大的挑战。”某车企管理层人士向记者表示,“油电同价”增强了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挤兑传统燃油车,暂时转型不畅的合资车企可能通过降本,甚至改变股比的方式,实行新的产品价格体系,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里斯战略定位咨询高级分析师武晓威认为,燃油品牌降价换量的方式不可持续,需加速推动新能源化转型。对于雪铁龙等燃油品牌来说,通过降价的方式无法实现起死回生。价格是品类重要分化标准,降价将极度伤害品牌势能。对于原本已经在燃油品类中处于第二、第三梯队的品牌,虽可能在短暂降价、补贴刺激下迎来销量回暖,但随着竞品纷纷降价,又会在短期内迅速回到原有的竞争格局,难言优势。(第一财经 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