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的鹅岭七孔桥
(资料图)
已经消失的重庆山城宽银幕电影院,曾被誉为中国建筑界“最具影响的经典作品”,是老一辈重庆人引以为傲,并能像大田湾体育场、解放碑和人民大礼堂一样拿得出手、提得起劲,能和外地人吹牛侃大山的独具地标特色的优秀建筑。
设计方案来自建院毕业生
山城宽银幕电影院,位于渝中区两路口丁字交叉路口,属繁华交通干线。原为国民政府重庆社交大礼堂,新中国成立后由西南军政委员会地政局接收,更名为“红星电影院”,在此地址上修建的山城宽银幕电影院,曾被评为重庆40年十佳建筑之一。
山城宽银幕电影院是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59级毕业生梁鼎森(若干年后出任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等毕业设计基础上,由时任建筑系主任黄忠恕和周仁中、吴德基等教授,以及土木工程系主任秦文钺教授领衔,大胆瞄准世界建筑前沿设计理念,再度优化完善,师生深度合作,创造性发挥,中标承建的。
电影院开工于1959年3月,此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各行各业数以万计的人们,轮流参加开山运石、夯基平地和传输建材等义务劳动,设计施工人员则吃住在工地,建筑工人昼夜轮班,大家热情高涨。
山城宽银幕电影院是当年的重庆市重点文化工程,总投资达180余万元,当时的四川省和重庆市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亲临现场劳动、调研,解决问题。其14米高的观景平台,就是由时任省市主要领导李井泉、任白戈视察工地时提出的建言。
我们往返20里去看宽银幕
整个工程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便大功告成。1960年3月16日,山城宽银幕电影院便以独具特色、恢宏前卫的建筑造型,屹立在山城陆上交通的枢纽和商贸集中地两路口。从此,这座时尚、艺术的地标和丰碑,就深深扎根在重庆市民心里。南来北往的旅人,抬眼看见这恢宏大气、高雅传神的建筑,无不被其折服。
电影院内的银幕长18米、高7米,座位有1500余个。开张首演的宽银幕彩色故事片是《风从东方来》,这部1957年由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和中国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电影,是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和中苏建交十周年的献礼片。为“尝鲜”宽银幕,重庆市民以到山城宽银幕电影院看过电影为荣。
当年,重庆主城还没有建过江大桥,笔者就读的下浩中学在南岸,去两路口距离遥远,要过河过水。当班主任刘文碧提出去山城宽银幕电影院观看《风从东方来》作为初中毕业纪念的建议时,全班同学欢呼雀跃。同学们家里经济条件都不宽裕,为节省开销,专门选的是学生场,除过江轮渡的票钱节省不了,大家连坐望龙门和菜园坝缆车的钱都省了下来,从下半城步行往返。大家去时一路兴奋,返回时则被电影院新颖的设计、舒适宽敞的观影环境和影片的精彩内容所震撼,一路上七嘴八舌兴奋不已,往返二十几里路,居然丝毫不觉得累。
几代重庆人难以磨灭的记忆
60多年前,两路口地区还鲜见五层以上的建筑,人们站在山城宽银幕电影院的院前观景平台,或休息厅前宽敞的室外大阳台,可远眺鹅岭、佛图关、七孔桥、南岸连绵群山,近观罗斯福图书馆、跳伞塔、大田湾体育场、宋庆龄故居,人流如织的两路口缆车、菜园坝火车站和那拖着长长辫子的123路电车,在眼皮下繁忙穿梭交汇……
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当年曾在国内创下多个第一:它是单体电影院占地和建筑面积的全国第一;它是全国唯一的专门放映宽银幕的电影院;它的“蛋壳形屋顶”全球领先,被誉为“建筑结构纪念碑”;它与全国同类型建筑相比,建筑造价最低、建造周期最短;它那六根高达20米的红色花岗岩圆柱和玻璃幕墙,也是全国电影院之最。此外,电影放映前,打开枣红色金丝绒布幕帘时,动人心旌的三声浑厚钟声,至今还让人记忆犹新。
如今,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已拆除整整26年,如此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却早已深深镌刻在几代重庆人心中,成为难以磨灭的记忆。
张川耀(作者系原现代工人报社社长 图片由作者提供)